中鱼率最好的钓鱼方法

更新于:2024-06-08 06:12:00

自打接触钓鱼之后,就发现所有的连杆中鱼,都充满着偶然性,除非在高密度鱼池或者人迹罕至的野外水域,有人烟的水域,鱼是一点都不好钓。

对不钓鱼的人来说,钓鱼大概可以分成三步,第一步把鱼钩扔进水里,第二步鱼咬中鱼钩,第三步将中钩鱼提上来,钓鱼就是这么简单的事。

但实际上,钓前准备、钓时应对、钓后总结,一样不能少,次次都钓不到鱼是常态,除了资源越来越稀缺,钓鱼人越来越多之外,钓鱼人自己的思路,也有问题。

现在的钓鱼,在环境影响、自然资源、钓技水平等综合因素之下,再也不是一竿一钩一饵就能通杀了,必须要结合钓点的实际水情、实际的鱼情,以自己的经验判别鱼情之后。

再以自身的经验、技术作为出发点,然后在实战中有所表现,换而言之,同样的水情、鱼情,不同经验、不同技术的钓鱼人,渔获的情况也是不一样的。

话虽如此,是不是经验不到位、技术不扎实的钓鱼人,就不能钓鱼了呢?自然不是,在实战中,不管是新手还是老鸟,都要学会三步钓鱼法。

第一步、找到适合自己垂钓的目标鱼

很多钓友在垂钓之前,对自己到底能钓上什么样的鱼,完全是一头雾水,或者说有目标,就是大鲤大草大青。

到不能说这个目标不对,而是这个目标,到底适不适合自己来完成,我们对于目标鱼的选择,往往基于两个标准。

1、目标鱼在水体内,大致的数量是多少。乍一看这个问题很无厘头,鱼又不会做户口登记,我们肯定是没有办法精准地知道目标鱼的具体数量的。

但是,水体内大致有哪些鱼种,这些鱼种大致的数量是多还是少,比如草鱼有没有,鲤鱼有没有,鲫鱼有多少,白条闹得厉害不厉害,这些都是可以打听、判断出来的。

假设一个水域内,重来都没有人钓到过草鱼、鲤鱼、青鱼,我们将目标鱼设为鲤草青,无疑就是一件很可笑的事。

在判断鱼情的时候,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问,问钓友,问不同的钓友,综合比对一下信息,就能对鱼情有个大致的了解。

只有目标鱼的数量足够,比如经常有人钓到鲤鱼、草鱼、青鱼,和偶然有人钓到过鲤鱼、草鱼、青鱼,以及重来都没有人钓到过鲤鱼、草鱼、青鱼这三种情况对比,选什么目标鱼,就不言而知了。

2、目标鱼在水体内,个体的大小是什么情况。除了目标鱼的数量,目标鱼的个头大小,对钓鱼人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参考因素。

如果全是小体型的鱼,钓起来也没什么意思,如果个头较大,就算是拉白条、钓鲫鱼,这样垂钓起来,手感好、乐趣多。

同时也能www.d#iAoYuchANG.CoM根据目标鱼个体的大小,做不同的准备,个头小有个头小的钓法,个头大有个头大的钓法。

第二步、在目标鱼种,选择一个最容易被钓上来的鱼

我们在计划钓鱼的时候,目标鱼不要太过于单一,比如我们就是打算钓到鲤鱼、草鱼,其他鱼咬钩都不要,这也不现实。

在实战中,我们的计划,往往会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完全没有办法实现,因此,目标鱼的大致范围圈选之后,在实战中,就要找到一个最容易被钓上来的鱼。

这种选择,有两种意思,第一种,是选择存量最多的鱼,比如目标鱼就设为白条、鲫鱼、罗非,这三种鱼在水体中适应力最强,繁殖能力强悍,基数最大,自然最容易钓上来。

第二种,就是选择符合自身实战技术的鱼种。不同的钓技水平,不同的实战经验,能钓上来的鱼,即便是同一鱼种,也有所不同。

比如有人擅长使用手竿钓翘嘴,也有人喜欢抛竿钓翘嘴,前者钓上来的大多数是3~5斤左右的翘嘴,后者则很有可能钓上10~20斤左右的翘嘴。

并不是说抛竿比手竿效果好,而是说,我们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做出最符合实际情况情况的选择,而不是好高骛远,这样不管是实际的渔获还是心理落差,都会让我们更满足,而不是更后悔。

第三步、在实战中学会适应鱼情

我国国土面积广博,南北地域的气候、地形差异较大,种植的农作物也多有不同,这就造成了大江南北,即便是同一鱼种,在生理习性的细节上,也会有诸多不同。

比如在冬季,北方要等到封冰了才能出钓,南方则截然相反,即便在冬季,也能有机会能钓到鲢鳙。

这种地域性差异,导致了钓鱼的经验、技术也会出现水土不服的情况,适合南方的钓法,在北方并不一定有效果。

在北方诱鱼效果奇佳的饵料,在南方可能只会招惹小鱼闹窝,结合第一步、第二步,学会在实战中适应鱼情。

不要拘泥、不要生搬硬套,学会总结、归纳,多实战、多练习,久而久之,自然会发现,学会这三步,钓鱼真的一点也不难。

相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