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窝后鱼钩需要挂鱼饵吗

更新于:2024-06-10 19:55:11

野钓过程中,最郁闷的事情有两件,第一件是没有鱼口,浮漂如定海神针一般锚在水底,纹丝不动,任它雨打风吹,我自巍然不动。

第二件事,就是频繁挂底,比如挂水草、挂石块、挂枯枝,总之就是各种乱七八糟的挂,钓友们戏言,这叫挂地球。

没鱼口,觉得郁闷是正常的,为什么说挂底也让人郁闷呢?原因其实很简单,浪费时间、浪费精力、浪费金钱。

鱼钩一旦挂底,很容易造成中鱼的假象,几番博弈,运气好鱼钩脱离,运气不好,切线脱钩,需要重新绑系鱼钩,只能让人白欢喜异常。

一般水底情况越复杂,越容易挂底,但是,这又是一件比较矛盾的事,因为水底情况越复杂,往往鱼情也越好,到底有没有什么好办法,预防挂底呢?

答案很残酷,只要水底鱼情复杂,就不可能不挂底,我们能做到的,就是事先预防、事后解决而已,那么,如何才能做到事先预防、事后解决呢?

一、事先做好预防挂底的措施

什么叫事先做好预防挂底的措施呢?常见有有两种方法,第一种,叫做无钩精找底,第二种,叫做少用拖钓多用提钓。

1、无钩精找底

所谓的无钩精找底,就是重铅找底,通过测水底的情况,如水底凹凸、水草、水藻、枯枝、乱石。

因为没有带鱼钩,所以不会挂底,但是,铅坠的形状,很容易发生轻微的缠绕,我们通过铅坠这些异物的触感,就能得到一个大致的判断。

如果水底情况太过于复杂,我们可以在调钓的时候,就采用钩饵离底的钓法,这样就可以做到避开钩饵落底后,挂草、挂底了。

2、多用提钓

在野钓时,逗钓是最常用的手段,逗钓常用的手法有两种,一是提钓,一是拖钓。所谓提钓,就是钩饵从下而上,所谓拖钓,就是拖动鱼钩,从远到近。

在实战中,老鸟喜欢提钓,新手多喜欢用拖钓。老鸟为什么喜欢用提钓暂且不提,新手喜欢用拖钓,则是因为拖钓的动静比较大,操作也比提钓简单。

毕竟浮漂长久不动,拖一下杆子,浮漂翻身二次站立,看着也过过眼瘾。但是,拖钓容易改变鱼钩在水底的位置,容易让鱼钩贴着水底运动。

这样很容易造成鱼钩挂在水底的异物上,而提钓则是鱼钩在水底上下运动,很难挂在异物上,所以,用提钓少用拖钓,也能有效预防挂底。

二、事后应对

鱼钩挂在水底了,只要确定是挂在什么东西上了,其实应对起来,并不算难,将其分类,大致可分为挂草、挂枯枝、挂石这三种常见类型,应对起来,方法也不太一样。

1、挂草,鱼钩挂草,是指鱼钩挂在了水草的杆茎、叶片上,因为水草的杆茎有较大韧性,狂拉硬拽,既不会切线,也无法让鱼钩脱离。

在应对这种情况时,我们拉紧钓组,将鱼竿放平,鱼钩、竿稍、大把呈一条直线,往回轻轻一拉,因为鱼钩的硬度比水草的杆茎要大,所以很容易将鱼钩拉出来。

2.挂枯枝,枯树枝陷入在水底,被淤泥吸附,所以鱼钩挂在水底的枯枝上,感觉和中了大鱼一样,非常死,很容易形成拔河。

遇见这种情况,先用劲朝左右两边来回拉扯,如果有松动的迹象,就反复操作几次,一直到能拖动钓组,将枯枝拉出水面即可。

如果枯枝陷入到水底的部分比较多,那就不太可能拉出来了,这时候就要学会丢车保帅,既可以借鉴挂草的处理方法,将鱼竿放平,拉扯鱼竿,因为鱼钩的硬度和枯枝差不多,多半会切线,只需要换一副子线就可以了。

要么,就借助工具,如挂底器,将子线切断就可以了,但是,一定不要生拉硬拽,这样不仅于事无补,还有可能伤大线、断竿节。

3、挂石,在乱石底作钓,鱼钩挂在石头上可能性其实很低,更多是鱼钩卡在在石峰中,这个时候,只要放松线组,不让鱼钩继续卡在石峰中,多半都是能让鱼钩拽出来的。

我们只需要绷着钓组,往前走一点,然后松开钓组,再轻轻上提就能将鱼钩拽出来了。当然,如果鱼钩卡得太死,就只能放弃子线了。

最后,挂底这种事,实战的次数多了,就会发现其实很好处理,只要不断大线,不断竿节,无非就是多带几付子线的事,挂底虽然让人郁闷,但是钓的次数多了,对水情了解的更熟悉了,挂底,也就不算个事了。

相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