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钓鲫鲤老三样开饵方法

更新于:2024-06-02 15:51:25

天气太热,人不舒服,鱼也不舒服,对钓鱼人来说,这种情况更是糟糕,且不说高温酷暑,人在户外有多难受。钓不到鱼,这才是最难受的。

如果仅仅是钓不到鱼,这也不算是什么大事,野钓就这样,十次出钓九次空,还有一次是白条。

但是,夏天钓鲫,最讨厌的一种情况,是鱼在窝点左右游曳,就是不吃饵,之所以会如此,就是因为气温太高,可以这样说,这是夏季钓鲫的一种常见现象。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鱼情,是因为夏季高温、日照、气压等综合因素导致的。气温高这个就不多阐述了。

夏季的日照强度非常高,上水层的水温,对鲫鱼来说,并不是很舒适。而夏季的气压相较于冬季而言,普遍较低,所以水域底层的溶氧较低。

对鲫鱼而言,水皮太热、水底缺氧,所以离底游曳、觅食,就成为了夏季的常态,如果我们坚持底钓,久守无口,自然也就不奇怪了。

遇到这种鱼情,除非是水温较低的早晚时间段,换饵并不是一个好主意,而是建议按以下三个方法调整思路,化被动为主动,鱼口马上就不一样了。

方法一、减少调目,更换长子线

野钓鲫鱼,一般使用的子线长度,就是10~15厘米左右,有些老鸟,甚至会使用6~8厘米的短子线。

这是因为鲫鱼多出没在水草多的水域,水底情况越复杂,钓到鲫鱼的可能性越大,所以子线越短,越不容易挂草、挂底。

久守无口,我们可以更换长一些的子线,同时减少调目,让铅坠离底间隙大一些。这样做的好处很明显。

可以让钩饵落底的行程加长,给鲫鱼更多截口的机会,当然,仅仅是做到这两点,肯定还是不够的,增加抽竿的频率,鱼口马上就会来。

方法二、换拉饵

野钓鲫鱼,很多钓友喜欢用麦粒或者蚯蚓,原因是麦粒和蚯蚓体积大,小鱼闹得不太厉害,但是,蚯蚓和麦粒的比重较大,落水之后会快速沉底。

如果鲫鱼离底,诱鱼的效果就很一般了。这个时候,我们直接换成比重极轻的拉饵,钩饵在落底的过程中,就会溶散、雾化,能有效地吸引离底的鲫鱼。

很多钓友不喜欢在夏季使用拉饵,主要是担心饵料雾化吸引小鱼,这就存在误区了,鲫鱼浮底,大鱼不出,不再用溶散的饵料吸引鲫鱼,那只能空军了。 wwW.DiAoyUChAnG.★cOM

方法三、打飞铅

飞铅是竞技钓打快鱼、打浮的一种钓法,将铅坠上推,延长铅坠到鱼钩之间的距离,相当于变相延长子线。

这种钓法的优势非常明显,因为子线加长了,钩饵落底行程加大,鲫鱼截口饵料,是必然的。

当然,这种的钓法,还是比较考究钓鱼人的基本功,因为子线延长,提竿后子线缠绕的概率也大幅增加了。

以上这三种方法,都是在夏季钓鲫久守无口时,能有效改善鱼口的好方法,虽然不是百试百灵,但很多老鸟,确实会用这三种方法之后,确定没有鱼口,马上就收竿。

因为这种鱼情压根就不是饵料的问题,只是一种夏季所独有的鱼情,而以上这三种方法,也是专门针对这种鱼情的好办法,所以,夏季钓鲫久守无口,试试这三个方法,如果这三个方法用过还是没有鱼口,那就收竿吧。

相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