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开饵开得又粘又硬

「大萌货」更新于 · 2024-06-09 10:53:58

饵料怎么开得又粘又软

可以通过增加和食的加水量,和增加和食时的搓揉次数来把饵料开得又粘又软。

鱼饵的软硬,主要取决于和食的加水量,加水越多就越软,粘取决于和食时搓揉的程度,搓得次数越多粘度就越大。

饵水比是指饵料和水的体积比,饵水比不管是过大还是过小都影响会饵料的状态,事实上所有饵料(商品饵料)包装袋上都标注得有饵水比。

对于开饵手法尚不熟练的新手建议用量杯添加饵料和水,这样才能开出又粘又软的饵料。

商品饵料中最主要的成分是谷物,事实上所有谷物类饵料都是越打揉越粘,但打揉时不管是力度还是次数都要适当,否则会影响饵料的状态,例如打揉不足时会影响饵料的附钩性,打揉过度时又容易将饵料开成“死饵”。

饵料是鱼类及其他水生动物的食物。水产养殖业的重要物质基础。其是养殖水产动物食物的总称,在水产学(一级学科)以及水产饲料与肥料(二级学科)有涉及。

饵料的贮存通常须有干燥、避光等良好环境。饵料的含水量不得超过13%,以防止霉变和产生有毒物质。饵料中加入0.25%的丙酸或 0.3%的丙酸钠可防止霉变。饵料保存期以3个月为限。否则一些对氧和光敏感的物质如维生素C和A很容易损失,也会引起脂肪的氧化。

饵料怎么开得又粘又软

饵料开得又粘又软可以通过增加和食的加水量,和增加和食的揉搓次数来把饵料开得又粘又软。

什么是软粘饵

软粘饵,顾名思义就是指又软又粘的饵料,在日常垂钓中通常是指搓饵。具体表现为比重轻、雾化慢、附钩性强,比固态饵(比如颗粒、玉米粒等)质软,比拉饵瓷实、紧凑。

软粘饵的开制方法大体有两种,一种是反复揉打饵料使其变得软粘,另一种是借助状态粉、粘粉和轻麸等状态饵来开制软粘饵。下面详细介绍一下:

1、通过打揉饵料和调整饵水比开制软粘饵

目前市面上的所有饵料都具有越揉打越发粘之特性,因此将饵料贴在饵盆上反复揉可以增加饵料的黏性。值得注意的是在饵料在被揉打变粘的同时常常伴有发硬、发死现象。出现这种情况时,我们可以再轻轻用四指点上少许水分,继续揉打饵料,直到饵料的软粘状态达到我们的要求为止。

用这种方法开制软粘时,要求大家对饵料的特性有一定了解(比如饵料的吸水性),而且要及时掌握揉打过程中饵料的状态变化,因此这种方法对钓手的开饵手法要求较高,对于钓鱼新人来说并不十分友好。

2、借助状态粉、粘粉和轻麸等状态饵来开制软粘饵

借助状态饵开制软粘饵就相对简单多了。比如在主饵中各加入20%的状态粉、5%粘粉和10%轻麸,按照50-70%的饵水比添加水分,即可开出又软又粘的饵料。

这种操作方式制作出的软粘饵可塑性强,当感觉饵料黏性过大时,可以把饵料直接打开再加入适量轻麸破粘。当感觉饵料黏性过小时,可以把饵料直接打开再加入适量粘粉,搅拌均匀后即可直接搓饵上钩了。

饵料怎么开得又粘又软

第一种、适当加水,多用于小鱼闹窝

如果垂钓时,突然遭遇小鱼小鱼闹窝,这个时候,能确定两件事,第一,饵料的味型适宜,能吸引小鱼进窝,就是证据。

第二,饵料入水后溶散太好,溶散后的颗粒,对小鱼的适口性极强,需要饵料黏软,但是,增加打揉次数、增加醒饵时间,都会导致进窝鱼散开。

将已经开好的饵料,适当加点水,味型不会发生,但是饵料状态变得软黏,就成为了首选。做法很简单。

先将饵料打散,然后一手沾湿,用沾湿的手搅拌饵料,饵料将手上的水分吸收,就继续将手沾湿,反复三五次,饵料吸水后,就会变得软黏。

新饵落底更快,黏性增强,溶散速度减慢,能有效减少小鱼闹窝,关键是味型没有变化,饵料落底后,还是会溶散的,所以诱鱼效果并不会发生变化。

第二种、饵料打散之后,多揉打几次

饵料的软、粘效果,是因为饵料植物蛋白中的长链蛋白,因为溶水性发生变化,所以就变粘黏,长链蛋白是可以通过物理手段干涉的。

简单的说,就是多揉打、多搅拌,比如原先的饵料,搅拌了七八圈,揉搓了七八下,想要饵料变得更软、更粘,那就改为搅拌十几次,揉搓十几次。

这样处理之后,饵料肯定变得又软、又粘,但是,这样处理的过后的饵料,必然会溶散性变差,一般是拉饵改为搓饵,或者钓深水,亦或者鱼情太好,饵料附钩性性比较差的时候使用。

第三种、增加醒饵时间

同样是利用长链蛋白的吸水性,当鱼口很差,需要守钓,亦或者需要钓深水,减缓饵料溶散时间等情况出现时。

增加醒饵时间,就成了最简单的办法,比如夏秋季醒饵,5分钟即可,但是需要钓深水,或者鱼口太差,饵料雾化太快,就改为醒饵10分钟左右,然后再使用。

这样醒好的饵料,不仅软,而且黏性很强,非常适合蘸点酒米什么的一起下杆,既能增加饵团比重,让其快速沉底,也能起到诱钓合一的效果。

相关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