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麦穗鱼太多野塘怎么钓鲫鱼

「完美泡泡糖」更新于 · 2024-05-17 07:47:08

冬钓如何避开麦穗鱼钓鲫鱼

line冬季基本上小鱼开口少,小麦穗没办法避免的,只能慢慢钓,等鲫鱼进窝小麦穗就会没有了!

冬天钓野鲫鱼用什么牌子浮?

碳脚、细长漂身、6-8目左右空心短漂尾(软硬皆可),此类漂专钓冬季吃口小的鲫鱼

野钓鲫鱼用什么鱼食好

现在季节蚯蚓红虫比较好用,再就是河虾也可以,商品饵可以用野战蓝鲫或者四号鲫 六号鲫。

麦穗鱼多的野河怎样钓鲫鱼

一、把握天时初冬时节,昼夜温差大,尤其在北方的某些地区,夜间气温甚至已经降到0℃以下,虽然笔者也曾尝试在夜间垂钓,但不建议年龄偏大的钓友这么做。 通常情况下,应该选择白天垂钓,以连续阴天、温差维持在5℃-10℃的日子为最佳。

因为此时水温变化不大,土鲫鱼较为适应,因此易于咬钩。气温极低的晴朗天、寒冷的冰雹天、降温后的大风天都不易出钓。不但钓者感觉不适,而且土鲫鱼也会因水温的骤然下降而停止咬钩。如果当天晚上出现霜冻,第二天不可过早出钓,以次日上午9点以后为宜。

二、巧择点位浅水区受气温的影响,温度已经降得很低了,所以我们一定要选择深水区。再此基础上选择铧尖的左侧、草缝处、杂乱出,因为此处水生微生物、游击养分众多,土鲫鱼会成群聚集在这里觅食;如果水中有距离的芦苇或者水草,那么在距离其2-3米亦是很好的钓点。

与夏季选择钓位有所不同,此时首先应该选择将钓位选在向阳之处:河流东西走向,选择北岸;河流南北走向,选择西岸。 其次还要坐在上风向、并且有障碍物阻挡冷风处,因为鲫鱼会畏惧下风向的寒冷,而躲避在此觅食。

三、精配钓组手竿的长短要以水面大小和钓点水深而定。野河水底复杂,所以要用1。0号主线搭配0。4号脑线,并且主线盒脑线要同一品牌的优质钓线,因为很多劣质钓线除了拉力不足之外,还会在冰冷的河水中变得僵硬,而且这样也避免了双钩挂底毁坏主线的风险。

钓钩要选用轻质、细条、穿透力强、钩门不太宽的钓钩,比如袖钩。浮漂可以选择软尾浮漂。因为这个时节土鲫鱼口轻,为了追求更好好的灵敏度,势必漂体做的比平时要小,但是漂体小了以后,,承载的浮力有限,所以要用软尾浮漂互补一下四、优选饵窝虽然时值初冬,但在野河钓土鲫鱼的时候,还是应该将素饵和荤饵准备齐全,因为此时野河中的麦穗鱼还是相对活跃;还有每年的初冬时节,笔者都能看见一些当地的钓友,在野河中用素饵大获全胜的战绩,而且笔者自己也深有体会。

素饵可以自制,亦可直接选用商品饵料,但饵料的味道需浓郁,状态要柔软,这样即使饵团略微大一些,土鲫鱼也能将其吸入口中。荤饵以红虫和蚯蚓为首选,公红虫可以直接挂钩垂钓,每只鱼钩挂两条虹虫为宜,第一条红虫要从头部穿过,第二条红虫用鱼钩将其通体穿过,但不要露出钩尖;母红虫要搭配“速杀”制作成红虫拉饵,效果很不错。

蚯蚓要选择头部和尾部,舍弃没有活力的中间部分,穿钩的时候,需要将钩尖略微露出,这样能提高中鱼率。抛竿的时候,可以上钩挂素饵,下钩挂荤饵,给土鲫鱼一个充分选择的空间,如果野河中麦穗鱼过多,亦可将中钩的麦穗鱼剪成若干鱼块,用该鱼块挂钩垂钓,往往能够钓获体型较大的土鲫鱼。

根据笔者以往的经验,在初冬的野河,最有效的窝料还是酒米。与计时塘有所不同,在野河打窝的时候,可以适当增加窝料量,如果该处河流的水质偏瘦,可以用岸边的湿泥拌上窝料,然后再将这些“泥窝子”抛入钓点。

初冬时节的水温较低,倘若垂钓的水域比较辽阔,则需要提前喂窝。五、细心操作由于这个时节的土鲫鱼吃口相对较轻,所以当我们钓得比较灵的时候,钓线就会被浮漂的浮力绷的很紧,鲫鱼在吃食的时候,如果吸食的力度没有浮漂上的牵力大,第一个表现就是浮漂几乎没有反应;第二个就是钓线紧绷的状态让土鲫吸饵费劲,所以鱼的“进膳”难度加大,也会出现吃饵不实的情况,中鱼率大大降低。

因此要尽量让脑线在水下略微弯曲一些,使鱼在吃食的时候,既不挡嘴又不费劲在鱼口慢的时候,可以把铅皮剪下一点儿,同时延长脑线。如果需要进行逗钓,只需将鱼竿向后轻轻抽一下,幅度不能大,更不能将鱼竿向上提,而且逗的频率不能勤。

小水面的野河,可以追鱼星钓,也可以打两三个窝子,走钧与守钓相结合。 但是大水面的野河,守钓优于走钓,打好一处窝子之后,一定要守住钧点。习惯右手持竿的钓友,在抛竿的时候,要将钓钩下在窝子的右边,一旦有鲫鱼索饵,需及时将钓竿向右前方倾斜提起(习惯左手持竿的钓友,与上述操作相反),快速将中钩的鲫鱼拉出窝子,这样能够在最大程度上,降低对窝中其他索饵鱼的干扰。

有青苔的野塘怎样钓鲫鱼

有几种方法:1.台钓(悬坠),要求钩子也离地大约3-5厘米。2.下“钓台”,就是拿一个直径30厘米左右的塑料板(塑料菜板)或者薄铁板(要处理没有味道)用结实的绳子拴好投入钓点,可以防止青苔。3.“饭盒”钓,就是那种铅坠跟塑料碟子一体的组合钩。4.自制耙子,把青苔刮干净。

相关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