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气压低怎样钓鲫鱼

「流浪的鱼」更新于 · 2024-06-02 14:48:48

夏天气压低怎么钓草鱼

夏天气压低钓草鱼时饵料要用好,搭配好,勤补散窝,把起浮的鱼给诱到底层吃饵,在饵料里加小药以便刺激鱼开口。钓草鱼时浮漂下拉5到10厘米左右让鱼饵悬空,不要钓底,这是因为气压低之后,鱼为了摄取更多水中的氧气,即便是底层鱼类也会上浮,5到10厘米左右,所以这个时候如果是我们的饵料,再触到底的话,这个时候鱼基本上看不到饵料,或者说根本看到饵料也懒得下去开口吃饵了。

春季怎样钓鲫鱼

初春钓鲫鱼

1——钓场 立春后,随着隆隆春雷响起,惊醒沉睡一冬的鱼儿,拖着满是鱼卵臃肿肚子最先到达有水草的水库上游的是鲫鱼,因为泥土底水库较山区石底水库升温快,再者水草间有

嫩草尖和浮游生物,窃以为平原水库上游为初春钓场最佳选择。

2——钓具

3.6或4.5钓竿一根,一号长尾小浮漂,一号伊豆细条无倒刺钩,0.8大线,子线0.4号长10——15CM,用小8字环连接紧挨活动铅皮座。

3操作

到达钓场后选位很重要,找上游河道拐弯水深1.5-2米的稀疏水草之间的通道处,因为这里是鲫鱼的逗留洄游处。先搓后拉,拉大团上的鲫鱼个头大些,索饵信号稀少后再搓饵重新诱

鱼,“虚”“实”结合,不能狠命拉以免把鱼钓光形成死窝。中午后随着被太阳晒热的水面洄流升温造成鱼儿离底上浮底钓没口,这时候就显出活动铅皮座的优越了:上拉铅皮座止离8子

环40——70CM处,抛满竿不压水线,这样能延缓坠下大线下落,增强子线二次下摆滞空时间以便离底鲫鱼追活饵形成截杀。

4——气候

零星小雨或阴天多云为最佳,鱼伏底一天都在索饵,最怕无风艳阳高照小虫低飞的下午,气压低鲫鱼离底上浮,用传统钓法,根本看不见信号,就算细线小漂组合,也是半目短促下

顿,手脚慢一点就抓不到鱼口,要做到:手不离竿,眼到手到。

4饵料

个人认为鲫鱼食性杂不怎么挑口,一般的商品饵料都可以,20%的腥小料再兑点长纤维的拉丝粉基本就齐活了。

“立了春,赤脚奔”,经过一冬的蛰伏,老少黑脸儿们!快拿出隆冬孤寂时狠命擦的黑亮的鱼竿

一、钓场、钓位的选择。

在选择钓位时,一般情况下,钓草、钓边、钓木桩、钓桥旁、钓进水口、钓环境安静处是首选,钓位选择在水深0.5—1.5米处。应选择人稀僻静之处。

二、钓时的选择。

1.阳光灿烂风和日丽。

2.春晨阴雨,细雨纷飞的阴天。

3.雨过天晴。

三、水相的选择。

1.水面清澈,水平如镜,这时人影、竿影映现水中,鱼类警觉而逃。

2.水中时有浪花或时时冒出水泡,其中必有鱼类游动。

3.水略浑浊,在一二尺之下隐现石头、水草,是最为理想的垂钓之处。

四、风向的选择。

要顺风占位,有利抛竿,也可以减少大风带来的操作不便。上午9时半至下午5时半,是垂钓南风时辰,钓向阳也是为了避免由于人影的晃动,使鱼儿受到惊吓而逃跑。

五、钓具的选择

1.短竿。3.6~4.5米,软调或中调。

2.细线。脑线2号,主线3号。

3.小钩。丸袖、伊势尼等都可用,大小视鱼情而定。

4.小漂。立式漂要视个人习惯与视力选用,蜈蚣漂在风不大时更为灵敏。

5.轻坠。特别要注意组合适当最好浮漂轻轻抬头,提竿即有鱼。

六、钓法的选择。

在贴近水草的地方垂钓,定会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在草边垂钓时,若发现下钩后,一直不见漂动,可能是三个原因造成的:

一是位置没选好,水下根本没鱼,应该及时换窝;

二是挨草边撒窝,明草下面还有看不见的底草,窝料全部散落在草下,鱼没发现;

三是钓饵不对路,应迅速换钓饵。需要注意的是,春钓鲫鱼应以钓底为主,一般从钓0.5一1.5米深为佳。

七、钓饵的选择。

鲫鱼爱吃荤,所以用鲜活的红蚯蚓垂钓,很合鲫鱼口味,加上蚯蚓的蠕动,能引诱鲫鱼上钩。素饵以玉米面(七成)、白面(三成)加水混匀蒸熟为基料,再根据钓域鱼儿的习惯、爱好,配以色、香、味合适的配料。垂钓时,等稍小的鱼儿闹钩时,改换素饵反而中鱼率会更好。

初春钓鲫鱼钓位怎么选

其实钓鱼人都知道鲫鱼是除了白条之外最好钓的鱼。虽然其好钓的原因很多但主要有三点: 一是鲫鱼生长繁殖力强,适应水域广,遍布我国各地无污染的淡水水域,数量上较其它淡水鱼有很大优势。

水库等大水面钓鲫鱼要找和大水面相连的沟沟岔岔等局部小水面。如果没有沟岔就要选靠近岸边的凹处离岸不要太远,最好选在草边或者是与大水面相通的草洞,只要有适当的水深越是靠近草或岸越好,水深根据季节不同可选择0。

5----3米之间(最多不超过5米)但选择岸边时,必须选择凹处,谚语云:"鲤鱼钓凸,鲫鱼钓凹"。 冬天和初春可选在北岸或东岸,且离岸可稍远一点的深水。晚春就要选择潜水处。

有些场合水深甚至只有0。3米只要水混也会有意想不到的钓获量(潜水钓可用4粒星漂,多了没用,以饵代坠或者用很小的铅坠。)秋季要选择南岸或西岸的背阴处只要有1---3米的水深就行,最好是找到水底深浅交界处的深水处或者斜坡的靠近坡底处效果会非常好。

就是钓草边季节不同,下钩点也不同,比如:春季应该钓草丛的南边,秋季就要钓草丛的北边,哪怕是只有一两棵草,根据季节不同选择草的向阳一侧或背阴一侧效果也会截然不同。在野钓过程中选择钓位和下钩点(钓点)非常重要,有时在同一个钓位,下钩点相差不足0。

5米钓效却差距很大。 特别是在水面不很大的水草溏里更是如此。 盛夏不是钓鱼的好季节,但不是不能钓,只是盛夏钓鱼无论是选位还是钓法上都要比春秋季节钓鱼更要复杂些,比如谚语中说的"早钓东,晚钓西"一般只在夏天才用的上。

我说个夏季钓鱼的小门道大家不妨一试。定点大窝后,下钩时不要把钩下在窝子中间,比如你如果准备钓草边离草一尺远的地方,那么你大窝时要把窝打在离草1米远,下钩时把钩下在窝和草中间离草一尺远的地方会非常好。

如果是钓岸边,要把钩下在窝的前方二尺左右的地方,其效果会比把钩下在窝子中好的多。 谚语中说的"春钓滩,夏钓潭,秋钓荫,冬钓阳。"虽然说的很好,但在实际应用中却有很多非常实际的细节问题需要注意。

我国地域辽阔960万平方公里虽然都是同一天立春,但各地的温度却差距很大。 而且从立春到立夏有两个多月的时间。要说在这两个多月的时间内全国各地钓鱼都要钓滩显然是荒唐之说。

所以"春钓滩"只是个广义的说法,要求更确切些就必须根据实际温度来决定。之所以要"春钓滩"的原因很多但起决定因素的只有两点:一是到了春季温度回升浅滩比深水处水温升高的要早,浅滩处的水温高于深水处的水温。

二是水中的各种生物经过了漫长的冬天到了水温回升的季节那里水温高就到那里去,所以鱼到水温较高的浅滩不仅可以找到更适宜自身温度的生存环境,还可以在那里找到其它浮游生物来填饱饿了一冬的辘辘饥肠。

虽然鱼有三趋(趋温。趋氧。趋食),但在不同的季节却有主次之分:冬春季节主要趋温,要以温度为主要依据考虑选择钓位。 盛夏主要趋氧,在炎热的夏天要以水中溶氧量的高低作为选择钓位的主要依据,比如选草边;选下风口。

而到了秋季鱼为了储存足够的越冬脂肪要大量进食,因此主要趋食,那里食物丰富就到那里去。比如回风湾(水面上积存漂浮物多的地方)。大树下。选择岸边的大树下要看当天的风向,如果是南风就要选择南岸的树下(以次类推),若是两到三天风向不变效果更佳。

"夏钓潭"也不是绝对的。比如阴雨天气或者有风的天气选择有长出水面的草旁或回风湾效果会更好。 钓鱼的选位非常重要,但也是钓鱼技术中最难掌握的一个环节,要选好一个钓位------特别是选准一个好钓点(下钩点),要根据季节。

天气。风向。地形。水情。鱼情。垂钓者的多少等方方面面的因素来考虑,不可死板硬套。 要在长期的垂钓活动中多留心,多总结积累经验。切不可每到一处就急忙打窝,要在选择一处钓位之后先安好竿线试探水下地形,选准了下钩点之后再决定打窝点 ,做到有的放矢。

顺便再说几句根据天气选位:春季要尽量选择下风口的滩,只要不超过4级。因为下风口的水温相对较高。夏季只要风力不超过4级也要尽量选择下风口,风力越大钓点要离岸越近,因为下风口水的溶氧量高。 秋季既要选择背阴处又要考虑选择下风口或者回风湾,因为那里的食物较多。

冬季则要选择背风处,因为下风口的水温会更低。

出钓前一天听天气预报时不仅要听阴晴风雨,还要注意昼夜最大温差和气压,如果出钓当天的温差大于13度或者气压高于1004佰帕,鱼就会非常难钓,钓草边或草洞会略好些,如果用的是台钓采取漂接钓法钓半水或钓浮会好一点。

相关技巧